助力碳中和达标,协同核能解决供电紧缺问题
更新时间:2023-10-12 12:27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直占第一位,2015年,我国煤炭产量37.5亿吨,占国内能源消耗总量66%。预计到203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总资源量仍达到50%~55%。
但是,如果长期使用煤炭发电,会对环境产生较大且不可逆的破坏。以水资源为例,煤炭开采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和影响,而我国又是缺水国家,特别是煤炭发展的重点区域——中国西北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更是严重缺水区域,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也成为了制约矿井开采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煤炭的生产及洗选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经过了生产过程污染,并且开采产生的矸石也会对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若不经过及时处理,整个地下水环境遭到破坏,将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而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政策要求背景下,核能作为一种技术成熟、运行稳定、负荷因子高,且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选择。
从不同电源品种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来比较,核能发电的碳排放强度与水电、风电相当,低于光伏发电,同时核能发电也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他大气污染物,清洁低碳优势十分明显。一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全年发电量接近80亿度,与相同等级的燃煤机组相比,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0万吨。
此外,核能项目在开展综合利用时,在发电的同时还为周边企业提供蒸汽及海水淡化服务。由此可见,核能在这一方面具有极好的环保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人类节能减排,以此来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
在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所以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而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也没有其他的用途。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能占据了极大的能源优势。
因此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来说,是应对全球电力短缺的利器。当前,全球有近10亿人用不上电,电力短缺已成为制约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对电力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当前发电的模式是不够清洁的,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为世界发展提供动力,安全、稳定、低碳、高效的核能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