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该如何创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新时间:2023-10-13 10:09
近两年来,国产古装剧愈发精品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东方美学,通过互联网走入大众视野,借助智媒的快捷性、交互性、大众性,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探索出一条青春化、轻松化的道路。
古装影视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样态,融合了华夏历史记忆和视听表达艺术,以其题材多样、内容综合、画面唯美、受众面广等特征,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
近两年来,相较于以往剧情套路化、服化道雷同化的流水线量产古装剧,国产古装剧愈发精品化,涌现了如《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梦华录》《苍兰诀》《玉骨遥》《风起洛阳》等优秀剧集。这些古装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东方美学,通过互联网走入大众视野,借助智媒的快捷性、交互性、大众性,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探索出一条青春化、轻松化的道路。
古装剧呈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既外显为视觉符号所承载的要素,又内蕴为剧情构筑所依赖的价值体系。细观近期热播的优秀古装剧,必然同时具备外在观赏性和内在思想性。因此,本文以近两年具有代表性的古装剧为分析对象,结合智媒时代语境,从美学的外显和内蕴两个方面,探讨其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步和不足之处,或可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结有益经验。
外显:以服化道细节展示中华审美
跟刚成过去的往事不同,历史上的往事必须通过各种完全不同于当前生活的服装和背景才能再现出来。古装剧的创作,为建构起大众对古代世界的当代想象,需贯穿写实、求真、严谨的态度,去渲染所涉时期的真实生活和历史基调,努力打造与之匹配的建筑、服装、妆造、语言、礼仪等生活场景,运用声画并貌的镜头语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形”。
在剧集市场整体进入比拼好内容的环境下,服化道千篇一律的古装剧集已逐渐被市场和观众抛弃。这要求主创团队用心打造场景建筑、设计人物造型、深挖历史细节,真正回归中国传统美学。
古装剧中时空场景的构建,离不开对历史和地域文化的钻研。《梦华录》开拍前,导演前往河南开封府和江南一代的水乡古镇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采风,以展现“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逸伴汴京”的北宋东京城。《苍兰诀》以东方水元素为基础,参考了《楚辞》《山海经》等典籍,构建了水云天、云梦泽、苍盐海三个时空场景;其中仙界水云天中“云中水阁”的形制,是参考了云冈石窟、山西隰县小西天、长治观音堂等中国传统的万佛窟形制。《风起洛阳》以GPS图扫描式还原恢弘的洛阳古都,剧中的南市、不良井、百里府、太初宫、联昉等重要场景全部实景搭建,总占地超过四万多平方米。整部剧共复原场景100多处,服装、造型各达5000多件,美术道具多达1.5万多个。
除了用心刻画大场景,在古装剧中植入传统文化时,还讲究在细微处见真章。《星汉灿烂》中王侯贵族们在宴席上的喝酒器皿,是带柄的椭圆小碗。此种餐具为漆杯,价格昂贵,优于青铜杯,象征着特权和财富;《风起洛阳》里百里弘毅与柳然的婚礼,参照古代书籍中府内宾客高唱迎亲、老妇人撒谷豆避三煞、两小童捧镜开路辟邪、唐婚女子却扇掩面等礼仪;为尽可能还原茶百戏,《梦华录》邀请了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传承人进行授课指导,演员本人也做了很多练习。剧中,在女主赵盼儿与茶汤巷胡掌柜的斗茶这场戏中,细致唯美地刻画了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制茶工艺流程。为赢得斗茶,赵盼儿还以茶作画,在顺滑的茶汤之上勾勒出花月图,展现了以茶为画的茶百戏。《苍兰诀》邀请了27位非遗匠人亲自指导,在剧中呈现了苏绣(长珩携带的兰花素帕)、漆艺(女主小兰花司命殿的锦盒)、团扇及绒花(大婚时女主配饰)、夏布(云梦泽女子服饰布料)等共计32种非遗传统工艺,囊括了五大中国非遗艺术。
不过,虽整体服化道水平上升,但当今一些古装剧却少了古典的气韵。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源于演员本身。古装剧最终的呈现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演员的表现力。置身互联网时代,追求流量和关注无可厚非,但倘若过分看重演员的人气热度,忽略演员的业务能力,则会影响剧集的整体质量。如《风起洛阳》,人民网评的官方微博号一针见血:“如果没有强大的演员队伍支撑,再好的作品和内容也会大打折扣。”二是源于后期技术。中国影视后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体现了社会科技进步,可某种程度上却便利了“偷懒”行为。有的古装剧的水下场景采用特效完成,演员入水前后的妆发和衣服丝毫未湿;若演员档期冲突,就先使用替身,再进行后期抠图;剧中打斗戏份依靠特效,演员只需伸伸手指、动动胳膊,难以表现中华传统武术之美;过度使用滤镜和磨皮,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感和生活的烟火气。